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企業(yè)動態(tài)

請在博物館里富養(yǎng)娃——“把眼睛養(yǎng)嬌貴了,就夠了?!?/h1>

作者:    發(fā)布時間:2021-06-01 17:35    閱讀量:2419

博物館始終是平等的,

它以一個盡可能包容的姿態(tài),

歡迎世界上所有尋求未知的人們的到來。

多元的文化力量和豐富的內(nèi)容,

足以讓孩子們在博物館得到精神的富養(yǎng)。

博物館里富養(yǎng)孩子,是對孩子最大的恩澤,

讓孩子徜徉在博物館,

愿他們的眼睛里能容納下不同維度的世界,

有一個自由的靈魂和一副自信的模樣。

世界那么大,腳步暫且不能到達的地方,眼睛一定要到達。


祝愿全天下的兒童

節(jié)日快樂!


博物館,是一個國家最平等的公共場所之一。比歌劇院親民,比畫冊課本立體?!按笮l(wèi)作為雕塑,你見過各種尺寸的圖片了,你也記得他有5米高,然而你翻畫冊的時候,不容易繞到后面去看到他的屁股以及肌肉走向?!倍┪镳^和美術(shù)館就提供了這樣一個立體又親切的自由審美現(xiàn)場。


image.png

香港海事博物館丨克里克拍攝

 

博物館始終是平等的,它以一個盡可能包容的姿態(tài)歡迎這個世界上所有尋求未知的人們的到來。多元的文化力量和豐富的內(nèi)容足以讓孩子們在博物館里得到精神上的富養(yǎng)。 

 

陳丹青在《局部》第一集中談到故宮藏品《千里江山圖》的時候,一邊感嘆著時年十八歲的王希孟敏感澎湃的藝術(shù)感知力和把加法做得富而不膩的少年野心,一邊隨口瑣碎到“有心的朋友,可以坐地鐵到故宮去看看”。

 

后來他的朋友史航笑說,這真是一句又懇切又老實的話了,“他連地鐵都提到了,生怕你不去?!?/p>

 

中國近年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訓(xùn)言“窮養(yǎng)兒子富養(yǎng)女”。然而有些家長不能明白“窮”和“富”的真正含義,偏離了適當?shù)姆执?,窮養(yǎng)和富養(yǎng)到頭來也不過是為粗鄙魯莽找借口,為嬌生慣養(yǎng)找理由。

 

1622540094294777.png

香港海事博物館丨克里克拍攝


富養(yǎng)的徐霞客,可以成為淡泊名利的探險奇人;而在亞洲難民移民家庭中養(yǎng)大的普莉希拉·陳也能成為Facebook的老板娘,與扎克伯格一起以女兒Max的名義捐出99%的Facebook股份做慈善,希望能為女兒創(chuàng)造一個沒有病痛、平等又個性化教育的世界。

 

在海量信息沖刷一切的今天,世界前所未有地透明。人們把對未知事物的探索全數(shù)交給搜索引擎,得來得如此容易,銘記就更是奢談。于是我們永遠可以探囊取物,也永遠都是兩手空空。


image.png

 香港海事博物館丨克里克拍攝


而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就做了一些不一樣的舉動。他們會在入口處給每位參觀者提供一個空白的本子和一支鉛筆,鼓勵人們用心觀看而不是鏡頭,提倡用手抄錄或是寫生而不是簽到式的游覽。

 

image.png

香港海事博物館丨克里克拍攝

 

記得在英國倫敦的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的中國展廳前,有位金發(fā)小女孩兒睜大眼睛貪婪地看著眼前的一件清宮官服上的花紋遲遲未挪步,她的媽媽告訴她“它們來自中國”。過了半晌,小女孩嘬著手指頭走在媽媽身旁,她清脆的聲音仰頭問到:“媽媽,我們可以去中國嗎?我是說,去旅行?!?/p>

 

博物館在一個國家里用有限的空間為孩子展示出了這個世界的無限可能。一件展品就能激發(fā)起一次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一次文化的探知也許亦能化解很多文化間的臆想與種族偏見。借助博物館這個最基礎(chǔ)的平臺帶給孩子一個懂得尊重與平等的成長環(huán)境,我們何樂而不為?

 

如今資訊發(fā)達,資源廣博,許多世界著名的博物館和美術(shù)館都已免費對公眾開放。

 

image.png

香港海事博物館丨克里克拍攝

 

陳丹青曾向阿城請教“搞收藏有什么秘訣沒有?”,阿城隨口回答到“你把眼睛養(yǎng)嬌貴了,就夠了”。他說的嬌貴是要埋頭看真跡。習慣了真跡,看到贗品自然就會覺得刺眼。而博物館就如開篇陳丹青的那句提醒“坐地鐵就可以去看”一樣,很樸實很懇切地把世界包容進來,把自己對你敞開。

 

世界那么大,腳步暫且不能到達的地

推薦閱讀